常见的删除策略有以下3种:
定时删除
在设置键的过期时间的同时,创建一个定时器,让定时器在键的过期时间来临时,立即执行对键的删除操作。惰性删除
放任过期键不管,每次从键空间中获取键时,检查该键是否过期,如果过期,就删除该键,如果没有过期,就返回该键。
定期删除
每隔一段时间,程序对数据库进行一次检查,删除里面的过期键,至于要删除哪些数据库的哪些过期键,则由算法决定。
其中定时删除和定期删除为主动删除策略,惰性删除为被动删除策略。
1.定时删除策略
定时删除策略通过使用定时器,定时删除策略可以保证过期键尽可能快地被删除,并释放过期键占用的内存。因此,定时删除策略的优缺点如下所示:
优点:对内存非常友好
缺点:对CPU时间非常不友好
举个例子,如果有大量的命令请求等待服务器处理,并且服务器当前不缺少内存,如果服务器将大量的CPU时间用来删除过期键,那么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就会受到影响。也就是说,如果服务器创建大量的定时器,服务器处理命令请求的性能就会降低,
因此Redis目前并没有使用定时删除策略。
2.惰性删除策略
惰性删除策略只会在获取键时才对键进行过期检查,不会在删除其它无关的过期键花费过多的CPU时间。因此,惰性删除策略的优缺点如下所示:
优点:对CPU时间非常友好
缺点:对内存非常不友好
举个例子,如果数据库有很多的过期键,而这些过期键又恰好一直没有被访问到,那这些过期键就会一直占用着宝贵的内存资源,造成资源浪费。3. 定期删除策略
定期删除策略是定时删除策略和惰性删除策略的一种整合折中方案。定期删除策略每隔一段时间执行一次删除过期键操作,并通过限制删除操作执行的时长和频率来减少删除操作对CPU时间的影响,同时,通过定期删除过期键,也有效地减少了因为过期键而带来的内存浪费。
网友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