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veScript 开发的 Android 和 iOS 应用 可以被认为是“原生应用”,但需要从技术实现层面来理解这个“原生”的含义。
为什么说 NativeScript 是“原生”的?
直接调用原生 UI 组件NativeScript 不使用 WebView(不像 Cordova/PhoneGap/Ionic),而是:
在 Android 上直接创建和操作 Android 原生 View(如 android.widget.Button)
在 iOS 上直接创建和操作 UIKit/SwiftUI 原生控件(如 UIButton、UILabel)
→ 用户看到和交互的是真正的原生界面,性能和体验与 Java/Kotlin 或 Swift/Objective-C 开发的应用几乎一致。
直接访问原生 API你可以直接调用平台原生 API:
// iOS const alert = new UIAlertController(); // Android const toast = android.widget.Toast.makeText(context, "Hello", 0);
NativeScript 通过运行时(Runtime)将 JavaScript/TypeScript 代码桥接到原生平台。
编译为原生包最终构建出的是标准的:
.apk / .aab(Android)
.ipa(iOS)可直接发布到 Google Play 和 App Store。
无中间 WebView 层没有 HTML/CSS 渲染层,避免了混合应用常见的性能瓶颈。
但要注意:不是“纯原生开发”
开发语言不是 Java/Kotlin/Swift,而是 JavaScript 或 TypeScript。
应用逻辑运行在 JavaScript 引擎中(Android 用 V8,iOS 用 JavaScriptCore),通过桥接调用原生能力。
启动时会初始化 JS 引擎,因此 冷启动略慢于纯原生应用(但差距通常很小)。
网友回复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