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
8
-

回答

我告诉你破解的思路

一个典型的加密3D模型在浏览器中被渲染的流程,以及对应的理论上的“解密”分析思路,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:

理论分析框架

第一阶段:数据捕获与初步分析

这是逆向工程的第一步:获取加密的原始数据。

思路:当你在浏览器中打开一个3D模型预览页面时,浏览器必须从服务器下载模型数据才能进行渲染。一个研究者会使用浏览器的开发者工具(通常按F12打开),切换到“网络”(Network)标签页。

操作:刷新页面,监视所有正在下载的文件。由于3D模型数据量较大,通常可以根据文件大小和文件类型(或MIME类型)来定位到目标文件。这个文件可能没有.vrm后缀,而是一个通用的二进制数据文件(如.bin或无后缀)。

分析:将这个捕获到的文件保存到本地。使用十六进制编辑器(Hex Editor)打开它。有经验的研究者会观察文件的头部(开头的几十个字节),寻找“魔数”(Magic Number)或特定的数据签名。

例如,Zstandard压缩文件的开头通常有28 B5 2F FD这样的字节。

有时候,文件头部会直接包含非加密的元数据,比如"version": 1.0, "encryption": "AES-256-CBC"等,这会给出极其重要的线索。

第二阶段:解压缩与解密

在分析了文件结构后,下一步是处理封装层。

解压缩(如果存在)

思路:如果在第一阶段识别出了已知的压缩算法(如ZSTD, Gzip, Brotli),研究者会使用相应的标准库(例如Python的zstandard库)来对数据进行解压。

操作:编写一个简单的脚本,读取加密文件,调用解压函数,然后将解压后的数据输出到一个新文件。如果解压成功,得到的文件就是待解密的纯加密数据。

解密(核心步骤)

思路:这是最关键的一步。要解密数据,必须找到三样东西:加密算法、密钥(Key)和初始化向量(IV)。

寻找线索:这些信息几乎总是存在于负责加载和渲染模型的JavaScript代码中。

算法:研究者会在JavaScript代码中搜索关键词,如AES, decrypt, crypto等,来定位负责解密的函数。

密钥和IV的来源:这是最难的部分。它们通常有几种存放方式:

硬编码在代码中:这是最不安全但有时也会出现的方式。密钥和IV作为字符串或变量直接写在JS文件里(通常会经过混淆,比如Base64编码或简单的异或操作)。

嵌入在数据文件中:正如之前提到的,解压后的文件头部可能就包含了密钥和IV。例如,前16字节是IV,后32字节是AES-256的密钥。

服务器动态下发:浏览器在请求模型文件的同时,可能会通过另一个API请求获取一个临时的解密密钥。

从其他信息中派生:密钥可能是根据模型ID、当前时间戳等信息通过一个固定的算法动态生成的。

操作:研究者会使用浏览器的调试器(Debugger),在定位到的解密函数处设置断点。当代码执行到断点时,程序会暂停,此时就可以在变量监视窗口中直接查看到传入该函数的参数,其中就包括了明文的密钥和IV。

第三阶段:数据结构还原

即使成功解密,得到的数据也未必是标准的VRM文件。

思路:平台可能使用了自定义的格式,或者对标准格式进行了修改。例如,最常见的手段就是顶点数据混淆。

分析顶点混淆:

现象:如果此时尝试用Blender等软件打开解密后的文件,模型可能会显示为一团乱麻或完全不可见。这是因为每个顶点(vertex)的坐标被故意打乱了。

还原原理:正确的顶点位置是在渲染时通过**顶点着色器(Vertex Shader)**实时计算出来的。这个着色器程序(通常是GLSL代码)也包含在页面的JavaScript中。

操作:研究者需要找到这段GLSL代码,分析其数学逻辑。通常,它会使用一个“种子”(seed)和一个算法来“随机化”顶点位置。逆向这个算法,就能编写出一个脚本来将所有顶点坐标恢复到其应有的正确位置。这个“种子”的来源也需要像寻找密钥一样在JS代码中寻找。

最终整合:在顶点数据被修复后,将所有数据(网格、纹理、骨骼等)按照glTF 2.0 / VRM的标准格式重新组装,最终才能得到一个可用的VRM文件。

总结与忠告

如您所见,这个过程极其复杂,涉及网络抓包、文件格式分析、JavaScript逆向工程、密码学知识和计算机图形学(特别是着色器编程)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。

使用Python实现解密的理论流程

假设我们已经通过合法的研究手段,得到了一个加密文件 encrypted.data,并且我们已知:

文件的前16个字节是IV

文件的第17到48个字节(32字节)是AES-256的密钥

剩余的数据是经过AES-256-CBC模式加密,并可能使用了PKCS7填充

解密后,顶点数据需要根据一个已知的seed和一个已知的算法来修复。

第1步:文件读取和参数提取

这是最基础的一步。Python可以轻松地以二进制模式读取文件并切分数据。

# 'rb' 表示 'read binary'
with open('encrypted.data', 'rb') as f:
    # 读取所有二进制数据
    binary_data = f.read()

# 假设我们知道密钥和IV在文件头部
iv = binary_data[:16]          # 提取前16个字节作为IV
key = binary_data[16:48]         # 提取接下来的32个字节作为Key
encrypted_payload = binary_data[48:] # 剩余部分是加密数据

print(f"密钥 (Key) 长度: {len(key)} 字节")
print(f"初始化向量 (IV) 长度: {len(iv)} 字节")
第2步:使用密码学库进行解密

Python本身没有内置高级的加密算法,但有非常优秀的第三方库,其中 PyCryptodome 是目前的事实标准。

首先,你需要安装它:pip install pycryptodome

然后,你可以使用它来执行解密操作。

from Crypto.Cipher import AES
from Crypto.Util.Padding import unpad

# 1. 创建一个AES cipher对象
#    需要提供密钥、加密模式(如CBC)和IV
cipher = AES.new(key, AES.MODE_CBC, iv)

# 2. 解密数据
#    由于加密数据可能被填充到块大小的整数倍,解密后需要去除填充
try:
    decrypted_padded_data = cipher.decrypt(encrypted_payload)

    # 3. 去除填充 (PKCS7是标准填充方式)
    decrypted_data = unpad(decrypted_padded_data, AES.block_size)

    # 4. 将解密后的二进制数据保存到文件,以便进一步分析
    with open('decrypted.bin', 'wb') as f:
        f.write(decrypted_data)

    print("文件解密成功,已保存为 decrypted.bin")

except (ValueError, KeyError) as e:
    print(f"解密失败: {e}. 可能是密钥、IV或填充不正确。")
第3步:数据结构解析与修复 (顶点混淆)

现在我们得到了 decrypted.bin,这可能是一个结构被打乱的glTF/VRM文件。修复它需要用到处理3D数据和二进制格式的库。

pygltflib:一个用于操作glTF文件的库。

NumPy:用于高效处理顶点坐标这样的大型数值数组。

首先,安装它们:pip install pygltflib numpy

然后,我们可以编写一个假设性的函数来修复顶点数据。

import pygltflib
import numpy as np

# 这是一个高度简化的示例函数,实际算法会复杂得多
def undo_vertex_obfuscation(gltf_data, seed):
    """
    一个假设性的函数,用于撤销顶点混淆。
    注意:这部分是逆向工程中最难的部分,这里的实现是完全虚构的。
    """
    gltf = pygltflib.GLTF2.from_buffer(gltf_data)

    # 假设我们知道混淆只影响了第一个网格的顶点位置
    # 在glTF中,顶点数据存储在accessors和bufferViews中
    # 此处省略了查找正确accessor的复杂逻辑

    # 假设我们定位到了顶点数据
    # vertex_data = ... (从gltf的buffers中读取)

    # 使用NumPy进行高效的数学运算
    # np.random.seed(seed) # 使用种子来复现“随机”过程
    # random_offsets = np.random.rand(...) * scale_factor
    # restored_vertices = vertex_data - random_offsets # 逆向操作

    # 将修复后的数据写回gltf对象
    # ...

    print("顶点数据修复(理论上)完成。")
    return gltf

# --- 主流程 ---
try:
    with open('decrypted.bin', 'rb') as f:
        gltf_binary_data = f.read()

    # 假设我们知道用于混淆的种子是12345
    RESTORATION_SEED = 12345 

    # 调用修复函数
    restored_gltf = undo_vertex_obfuscation(gltf_binary_data, RESTORATION_SEED)

    # 保存最终的、可用的VRM文件
    restored_gltf.save('restored_model.vrm')
    print("模型已成功还原并保存为 restored_model.vrm")

except Exception as e:
    print(f"模型还原失败: {e}")

总结

所以,回答你的问题:是的,Python完全有能力实现这个流程的每一步。

文件操作:内置函数即可。

解密:PyCryptodome库是标准解决方案。

数据处理和修复:NumPy用于数值计算,pygltflib用于处理文件结构。

然而,真正的挑战不在于用Python编写代码,而在于通过逆向工程和安全分析来找出这些代码所需要的所有“魔法数字”:正确的密钥、正确的IV、正确的加密模式、正确的填充方案,以及最困难的——顶点混淆算法和种子。

希望这个分解能帮助你更好地从技术角度理解整个过程,并认识到Python在这个过程中的强大作用。

网友回复

我知道答案,我要回答